「等待維納斯」是攝影藝術家柯錫杰1979年於希臘愛琴海拍攝的作品 然而這張照片從底片到作品 卻歷經了十幾年 |
隨著沖洗技術的進步 終於在1995年才沖洗出他心目中完美的照片 |
後來詩人鄭愁予聽到這張照片的故事 說「啊 愛琴海是維納斯出現的地方 你在等待維納斯」 |
大師也自認他沒有其他作品能超越這張 因為他突破了自己 |
|
因為買了郭正佩的「希臘、村上春樹、貓」 同事隔天拿了一本書給我 說 "你應該會喜歡這本書" |
原來是柯錫杰大師的作品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
高中的時候迷迷糊糊的加入攝影社 也從來沒有認真學習要如何攝影 |
對於一向沒有什麼藝術細胞的我來說 反正人能看 風景佳 手不要晃動 我覺得就OK啦 |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有沒有把回憶留下來 有沒有把我想要表達的心情跟意境表現出來 |
當然這稱不上是攝影 就拿如何表達出我想要的意境來說 我的層次跟專業層次一定是天差地遠了 |
這本書並不是在教你如何攝影 至少在技術的層面來說不是 而是在教你如何用心去看周遭的人、事、物 |
作者將他從早期到晚期的作品各挑一些出來 描述他當初拍攝時的想法和經歷 |
有點像作者的心路歷程吧 意外的是 看了之後讓我有會心一笑的感覺 |
雖然我的經歷絕沒有像大師這麼廣 可是他提出了很多觀點卻讓我心有戚戚焉
|
大師從早期在台灣 之後到日本學攝影 再到美國工作 |
然後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 拿著相機走了大半個地球 最後再回到故鄉台灣 |
這些不平凡的經歷滋養了他從一位攝影師變成藝術家 就像他在序言中寫到「原來我的人生經驗帶給我的 不是視覺上的滿足 而是心的壯大」 |
雖說比起來 我只不過在國外流浪了幾年 可是視野的擴大真的是那幾年我學到最珍貴的東西 |
我常常覺得這是目前很多人欠缺的一個觀念 很多事情明明可以稍微傻傻分不清楚的時候 卻莫名奇妙的分的清清楚楚 成了紛爭的來源 |
我相信包容是學習成長的一個關鍵 就像作者說的他像一塊海綿一樣 不斷的吸收
|
另一個讓我深有同感的是 作者在國外這麼久 最後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 |
然後發現原來這些再熟悉不過的一草一木 就是美的來源 |
畢業回國以後 我最後悔的是 在美國的時候 我總是忙這去記錄那些 我去哪裡哪裡玩的照片 |
可是自己天天生活的住家附近和學校 留下的照片卻是少之又少 |
當我發現那些曾經那麼熟悉的線條與輪廓開始在我的腦海裡漸漸淡去的時候 你知道什麼叫心痛嗎?? |
不要天真的以為只有失戀才會心痛 我們真的太容易忽略那些你最熟悉你認為最理所當然的事了 |
所以從此之後 我決定開始紀錄家裡附近的點點滴滴 尤其是這裡-台灣-才是我真正的家 |
好歹幾十年後我也可以拿著照片跟孫子說 你看你看這是阿嬤以前住的地方 阿嬤以前亂糟糟起床都不摺被子的房間 (哇哈哈 羞~) |
這讓我想起外公生前也很喜歡攝影 外公過世之後 大舅舅把外公以前的作品 一張張的整理並掃成光碟給大家留存 |
很感動大舅的用心 讓我們看到外公外婆年輕的時候 (外婆可是個大美人) 看到媽媽小時候 看到我們小時候 這些是多麼珍貴的回憶啊 |
看完這本書 我很開心 第一、因為我有一個了解我的同事 她知道我會喜歡這本書 |
第二、我很高興我跟大師有很多同樣的感觸 而且你才會明白為什麼柯錫杰在攝影的領域上會成功會受人敬重 |
回到標題 這張他最愛的作品 不就像在呼應他自己的故事嗎 |
經過數十年的歷練 才能在我們眼前呈現這些登峰造極的作品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維納斯 如何讓你的等待變得有價值 端看個人的用心了 |
「等待維納斯」~ 真的很美
~~~~~~~~~~~~~~~~~~~~~~~~~~~~~~~~~~~~~~~~~~~~~~~~~~~~~~~~~~~~~~~~~~~~~
看完這本作品集 還是要提一下我最喜愛的一張照片「敦煌之晨」
它的構圖很簡單很簡單 地平線上的樹枝與矮房是最自然的相框
一彎明月與一顆星星默默相望 垂掛在清晨紫色的天空
彷彿有種天地雖大 然而你是唯一的美感
~~~~~~~~~~~~~~~~~~~~~~~~~~~~~~~~~~~~~~~~~~~~~~~~~~~~~~~~~~~~~~~~~~~~~
|
Purrr.......
Happiness resides not in possessions, and not in gold, happiness dwells in the soul.
- May 27 Wed 2009 23:25
等待維納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